1月20日,重庆市统计局、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对外公布,2016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58.76亿元,同比增长10.7%,高出全国4个百分点。
调查总队给出数据,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58.76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10.7%,人均GDP达到57902元,增长9.6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1303.24亿元,增长4.6%;第二产业增加值7755.16亿元,增长11.3%;第三产业增加值8500.36亿元,增长11.0%。
城市发展新区发力 工业是经济“领头羊”
作为经重庆济“领头羊”2016年,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.3%。其中,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0.5%,集体企业下降12.8%,股份制企业增长11.6%,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.7%。采矿业增加值下降4.8%,制造业增长11.2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.1%。
从主要行业看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9个行业大类中32个保持了增长。在“6+1”支柱行业中,汽车、电子、装备、化医、材料、消费品和能源等行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1.3%、24.0%、11.2%、7.7%、6.4%、8.5%和0.6%。
从五大功能区来看,城市发展新区发力显著。数据显示,2016年,城市发展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3146.93亿元,增长12.2%,其中工业增加值2521.21亿元,增长11.1%。
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12.1% 住宅销售面积增14%
据公布的数据显示,2016年,重庆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61.12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1%。其中,民间投资8858.50亿元,增长11.0%,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1.0%。
从投资的三大支柱来看,工业投资5663.73亿元,增长13.5%;基础设施投资5660.87亿元,增长30.0%;房地产开发投资3725.95亿元,下降0.7 %。
据秦瑶介绍,2016年,重庆商品房新开工面积4875.16万平方米,下降16.1%,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998.92万平方米,下降18.3%;商品房施工面积27363.39万平方米,下降5.6%,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7932.69万平方米,下降7.5%;商品房竣工面积4421.30万平方米,下降4.5%,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084.00万平方米,下降3.2%。
与供应持续下降相反,重庆商品房销售则实现增长。其中,2016年重庆市商品房销售面积6257.15万平方米,增长16.3%,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105.46万平方米,增长14.0%。商品房销售额3432.00亿元,增长16.3%,其中住宅销售额2635.64亿元,增长17.4%。
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.7% 消费需求上升
数据显示,2016年,重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10元,增长8.7%;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9元,增长9.9%。
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.8%,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“七涨一降”。其中,食品烟酒价格上涨3.6%,衣着价格上涨2.4%,居住价格上涨1.1%,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.6%,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0.6%,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.8%,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.6%;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下降0.5%。
在消费方面,2016年,重庆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71.35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2%。其中,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905.74亿元,增长13.1%;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65.61亿元,增长14.8%。
秦瑶表示,总体来说,重庆市场基本生活类商品增长平稳,吃、穿类商品增长15.1%,“住房相关消费增长稳定,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2.5%,家具类增长17.3%,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3.0%。”
对外贸易降幅收窄 进口总值增长22.1%
据海关统计,2016年重庆市实现进出口总值4115.10亿元,比上年下降10.8%,较前三季度收窄1.8个百分点。其中出口2652.73亿元,下降22.4%;进口1462.37亿元,增长22.1%。
秦瑶表示,总体来看,2016年重庆市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,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向好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,经济增长新动能不断累积。”今年,随着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各项改革任务的深入推进,重庆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。人民网重庆1月20日电(胡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