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贫困妇女“两癌”救助项目介绍
一、 项目背景
从2009年开始,为了有效提升农村妇女宫颈癌、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,提高广大妇女健康水平,着力保障和改善妇女民生,国家财政部、卫生部及全国妇联,共同组织实施了农村妇女“两癌”免费检查项目,为全国范围内35-64岁农村妇女免费检查宫颈癌、乳腺癌。
重庆市从2009年开始在万州区、忠县、奉节县、丰都县、武隆县、巫溪县、城口县、巴南区、云阳县、永川区、江津区11个区县试点实施农村妇女“两癌”免费检查项目。
2010年《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将“实行农村妇女‘两癌’免费普查”列入民生“十件实事”,全市所有区县免费检查项目实现了全覆盖。
从2011年开始,为有效缓解农村妇女“两癌”免费检查项目实施中出现的贫困患病妇女无钱医治、因病返贫等治疗难题,全国妇联、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,积极动员社会力量,努力争取中国福利彩票、中国体育彩票公益资金而设立了关爱妇女、改善民生“贫困母亲‘两癌’专项资金救助”项目。重庆市也是从2011年开始全面实施农村妇女“两癌”救助项目。
2015年1月,重庆市将农村适龄妇女“两癌”免费检查及救助工作,列为2015-2017年重点民生实事,明确:每年完成80万农村适龄妇女“两癌”免费检查,对确诊的1000名农村贫困“两癌”患者,按每人1万元的标准实施救助。每年投入救助资金1000万元,由全国妇联和市财政共同划拨解决,市财政解决全国妇联划拨资金后的余下资金。
从2016年开始,7个主城区县,即渝中区、大渡口区、江北区、沙坪坝区、九龙坡区、南岸区、两江新区,“两癌”免费检查项目目标人群由35-64岁农村妇女,改变为35-64岁城乡妇女。
自2009年以来,我市开始实施农村妇女“两癌”免费检查项目,已免费检查农村妇女551.8万名。自2011年实施救助项目以来,市妇联共争取救助专项资金2853万元,其中中央专项救助资金2353万元,重庆市专项救助资金500万元,按每人1万元的标准,共救助农村贫困“两癌”患者2853人。
农村妇女“两癌”免费检查及救助项目,免费检查工作由市卫生计生委牵头实施,救助工作由市妇联实施。
二、救助标准
1.病种病情
经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疗机构(含市妇幼保健院和市肿瘤医院)确诊的,患有宫颈癌2B以上或乳腺浸润性癌的农村贫困妇女。(中央资金只救助中晚期患者,从2015年开始,重庆市民生实事专项救助资金也救助部分早期患者。)
2.贫困程度
以2015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5元(相当于2010年不变价2300元)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。
3.户籍
救助对象需为农村户籍。(南岸区从2016年开始,区政府自行出资将城市贫困妇女纳入了救助范围)
4.年龄
救助年龄为35-64岁。
三、重点救助对象
建档立卡农村贫困“两癌”妇女、经农村妇女“两癌”免费检查查出的贫困“两癌”妇女。
四、国家项目内和项目外的区分
项目(国家项目)内,是指由全国妇联和国家卫生计生委,开展农村妇女“两癌”免费检查项目的相关区县,项目(国家项目)外,是指由重庆市当地地方政府出资,开展农村妇女“两癌”免费检查项目的相关区县。
宫颈癌检查项目内区县(即国家项目区县)33个:万州区、黔江区、涪陵区、北碚区、渝北区、巴南区、长寿区、江津区、合川区、永川区、南川区、綦江区、大足区、璧山区、铜梁区、潼南区、荣昌区、开州区、梁平县、城口县、丰都县、垫江县、武隆县、忠县、云阳县、奉节县、巫山县、巫溪县、石柱县、秀山县、酉阳县、彭水县、万盛经开区。项目外区县(即市级项目区县)7个:渝中区、大渡口区、江北区、沙坪坝区、九龙坡区、南岸区、两江新区。
乳腺癌检查项目内区县(即国家项目区县)18个:万州区、涪陵区、渝北区、巴南区、长寿区、江津区、合川区、永川区、綦江区、大足区、铜梁区、璧山区、潼南区、荣昌区、丰都县、忠县、云阳县、奉节县;项目外区县(即市级项目区县)18个:渝中区、大渡口区、江北区、沙坪坝区、九龙坡区、南岸区、北碚区、南川区、开州区、梁平县、城口县、武隆县、巫山县、巫溪县、石柱县、秀山县、两江新区和万盛经开区。目前没有开展乳腺癌检查项目的区县有4个(因无相关检查设备):即黔江区、垫江县、酉阳县、彭水县。